# 酸菜博物館路邊的地標 (下圖)



芥菜,又叫做長年菜,這一種菜可以依照製程而做出許多種變化唷。
他葉子的部分可以依照醃漬時間的長與短,而做成雪裡紅或酸菜。
而酸菜略經曝曬變成福菜(福菜之鄉在苗栗公館唷),再完全曬乾就成了梅干菜。
芥菜的莖,也就是俗稱的菜心,而根的部分俗稱大頭菜,經過醃漬就是榨菜,

# 酸菜博物館旁的酸菜工廠 (下圖)



過去製造酸菜都直接在田邊製作,目前田邊大都還保留著許多舊酸菜槽,
不過聽說大埤的土壤,因為做太多酸菜,導致土壤過鹹,
目前已經不適合再栽種芥菜,所以現在都是由嘉義運送芥菜北上來大埤加工製作酸菜,

#酸菜工廠都採集中製作(下圖)



# 人工作業的方式在工廠內也都慢慢開使用機具輔助 (下圖)



不過想要目睹人工作業的盛況也還是有機會的,在酸菜博物館附近的三塊厝還是可以一睹為快的。

# 舊稱「三塊厝」的大埤鄉興安村 (以下幾張圖都是)



# 勞力密集的傳統技藝 (下圖)



# 媽媽們把酸菜的各個部位加以篩檢 (下圖)



#裝桶灑鹽 (下圖)


# 阿嬤推的那包是梅干菜,後方的木桶是更早以前製作酸菜用的 (下圖)


# 曬梅干菜 (下圖)


# 舊酸菜木桶 (下圖)



# 飛在半空中的應該是菜心要做榨菜的吧 (下圖)



# 辛勞的背影(下圖)



#篩選各部位 (下圖)



# 分類與秤重 (下二圖)



# 秤重 (下圖)



很可惜的,這次去拍照時並沒有遇到醃酸菜的過程,只有遇到之後的分類工作而已,
在大水泥桶裡堆疊芥菜,灑鹽會更加的精采與壯觀喔,希望明年能再去一次 ^^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lanet03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